在落戶香港一年后,中國兩大拍賣行膽子和規模都開始變得更大。
本周末,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Poly Auction)和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China Guardian)將舉辦落戶香港以來規模最大的拍賣會。香港是它們在內地之外開展業務的唯一一個城市。
競爭是激烈的。兩家公司不僅需要彼此爭奪業務,還將與蘇富比(Sotheby's)展開競爭。蘇富比周五開始一場為期五天的拍賣會,紀念其進入亞洲40年。
時機很微妙。蘇富比通常將秋拍安排在內地“十一”黃金周期間。“十一”黃金周是一個內地有錢人赴港旅游的熱門時間,保利和嘉德也希望把握腰纏萬貫的買家涌入香港的時機大賺一筆。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裁胡妍妍說,時機非常重要,這是所有藏家聚集的時候。去年,嘉德與蘇富比同時在香港舉辦了秋拍。
保利和嘉德將香港視為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對其增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北京保利執行董事趙旭說,在北京,我們跟著經濟走,對我們來說目前中國的經濟一直處于下行趨勢。但在香港,我們正在增長,規模越來越大。
如今,保利和嘉德正在擴大拍品陣容,施展其組織能力。保利將在香港君悅酒店(Grand Hyatt hotel)舉辦為期三天的拍賣會,拍品有約2,000件,總估價為8,970萬美元。去年保利拍品有409件,在兩天的拍賣會上成交總額達6,680萬美元。
嘉德將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Island Shangri-La hotel)舉辦為期兩天的拍賣會,期間提供約600件拍品,總估價為1,430萬美元。去年的拍品為358件,在為期一天的拍賣會上成交總額達2,390萬美元。
保利和嘉德香港拍賣會上的全部拍品都來自中國境外,其中很多藏品來自美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保利非常積極地在美國海外華人中間尋求藏品拍賣委托,定期到加州和紐約,在當地華語媒體上打廣告,以便鼓勵人們委托其拍賣自己的藏品。
直到去年,香港一直由全球兩大拍賣公司所主導,一家是佳士得(Christie's),一家是蘇富比。但去年秋季,中國兩大拍賣公司——保利和嘉德——首次進入了香港。保利和嘉德在全球分別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保利和嘉德認識到,在北京受歡迎的藏品并不一定在香港受熱捧。保利說,在香港賣得最好的是現當代藝術品,其次是瓷器、珠寶和中國古代書畫。在北京,順序則是反過來的。
嘉德的胡妍妍說,這兩個市場的口味不同。香港更容易接受當代藝術品,因為香港是一個更加國際化的市場,該公司將首次在香港拍賣當代中國油畫。不過,胡妍妍說,香港拍賣會上約有80%的買家來自內地。
與此同時,在中國內地,蘇富比和佳士得都開始入侵保利和嘉德的地盤。上個月,佳士得首次在上海舉辦拍賣會,而蘇富比與當地合作伙伴歌華的合資企業則在北京舉辦了兩場小型拍賣會。
蘇富比和佳士得都被中國政府禁止從事文物交易。這使它們不能拍賣中國古代書畫和古董,這是中國內地拍賣公司最熱銷的兩類拍品。
保利的趙旭說,我并沒有把它們視為競爭對手。他指的是佳士得和蘇富比。他說,規定不會很快改變,這是保護本土產業的一個措施。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